fbpx

21日養成習慣? 真相係…

21日養成習慣? 真相係...

0 評論

很多人都聽就過,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日,就是說只要你把同一件事,重複連續做21日,這件事就會成為你的習慣,這是否真的嗎?本篇將會探討一下。

21日養成習慣? 真相係...

1950年代,外科整形醫生麥克斯威爾·馬爾茨 (Maxwell Maltz),為病人在進行整形手術後,他發現患者大概需要21日,才可以習慣他的新面孔,而有些需要截肢的患者,截肢後會出現一段時間幻肢感,他們感覺自己切除的肢體依然存在,仍然有感覺、有痛楚,同樣他們都是需要大概21日,才可以習慣自己失去這個部分的身體。

而Maxwell Maltz觀察自己時,也發現自己大概需要21日,才可以形成一個新習慣,所以他在自己的書<心理控制論> (Psycho Cybernetics)寫下,養成習慣至少需要21日,這本書十分暢銷,而21日形成習慣這概念,也以訛傳訛地,由「至少」21日變成「只需」21日,大家就誤解了,以為養成一個習慣只需要21日。

21日養成習慣? 真相係...
Maxwell Maltz 的著作 “Phycho-Cybernetics” (網絡圖片)

除了Maxwell Maltz以外,也有很多心理學家去研究習慣,他們都想知道,究竟用多少時間才可以形成一個習慣,不同人有不同的研究結果,分別是幾十天到兩百天不等,另一方面用時間

去判斷一個習慣的形成,在操作上有很多問題,例如你想建立做運動的習慣,要連續做21日運動,那麼要連續21日要做長的運動呢?15分鐘足夠嗎?還是要做1小時才足夠?假如中間有一天中斷了,需要重新計算嗎?這些問題都沒有人可以解答。

我最認同對於習慣的論述,是來自<原子習慣>這本書,它提到很多人想建立習慣時,都會犯一個錯誤,就是將焦點過度集中於事件上,例如一個人想戒煙,他會考慮要強迫自己不吸煙多少天,才算成功戒煙,他的焦點放在多少天不吸煙之上,作者表示這種習慣,只是很表層的,就算成功做到,也不會維持到多久,想真正建立一個習慣,最深層、最持久、最有效的方法,並不是把焦點放在事件上,而是放在人身上,要為自己建立一個身份認同感,從你的信念、價值觀作出改變。

21日養成習慣? 真相係...
<原子習慣>一書指出,最有放建立習慣的方法,是建立身份認同(網絡圖片)

用戒煙的例子,如果想成功戒煙,方法不是限制自己多長時間不吸煙,而是要建立一個不吸煙的人,或討厭吸煙的身份認同,有須沒有這種身份認同,在行為上面表現出來有什麼不同?假設有人請你吸煙,沒有建立身份認同的戒煙者會說「我正在戒煙,不了。」聽上去好像很合理,但從這句説話可以判斷出,這個人對自己的身份認同,其實只是一個戒煙者,而並非一個根本不會吸煙的人,他真正戒煙成功的機會比較低。而具有身份認同的人,別人請他吸煙,他會怎麼說?他會直接回答「我不吸煙的」,一個人能夠建立這樣的身份認同,可能第一日已經成功戒煙。

同樣地,如果你想節食減肥,要做的並非強迫自己挨餓,而是要建立一個身份認同,讓自己成為一個,根本就不喜歡吃垃圾食物的人,回到銷售,如果你想成為頂尖推銷員,你要做的並非強迫自己見多少客、打多少電話,而是要讓自己成為對成交、對幫助客户解決問題有強烈渴望的人。

這本書其實還有很多關於習慣的精彩論述,非常推薦大家購買閱讀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

按此訂閱我的文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【免費】60分鐘廣告文案課程

30秒快速Facebook 報名

立即點擊這裡👈

【免費】90分鐘銷售技巧課程

30秒快速Facebook 報名

立即點擊這裡👈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

{"email":"Email address invalid","url":"Website address invalid","required":"Required field missing"}
× Whatsapp 查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