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的人生需要具備槓桿思維。槓桿是一種以小博大的工具,以小付出獲取大回報,大部份人在出生時,無論在能力或智慧上,都沒有太大差距,但若你具備槓桿思維,你的人生就可以以比較少的付出,獲得比其他人更加大的回報,初期的差距是微小的,但經歷過時間,就會變得巨大,換句話說,槓桿思維能夠讓我們,達成更加遠大的人生目標,本篇會以知識、時間、人脈三個方面,講解怎樣利用槓桿思維,獲取最大的價值。

「給我一個支點,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」早在公元前245年,古希臘科學家亞基米德,就已經提出了槓桿原理,槓桿雖然細小,但是只要找出合適的支點,就可以撬起比自己,重千倍萬倍的重物,而槓桿原理不但可以應用在物理上,在知識 、人脈、時間上都一樣可以應用的。
槓桿知識
解決問題有兩種方法,第一種就是靠自己摸索,透過不斷嘗試、不斷失敗、不斷修正,然後找到正確的方法,而這一套正確的方法,就成為了你的知識。而另一種方法,就是向已經解決過這個問題的人學習,方法可以是閱讀或上課,當然你要付出金錢和時間,但是一定比你自己嘗試、失敗、修正所付出的少,因為你已經將這套知識,完完整整地買了回來,這個就是知識的槓桿。
試想想無論看一本書,還是上一個課程,你所付出的時間和金錢,都是非常有限,但是你得到的,可能是別人十年的經驗總結,槓桿比例是非常高的,所以閱讀和上課,就是槓桿知識的支點。但大家不要誤會,我不是反對大家去摸索新知識,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槓桿現有其他人的知識,再去摸索新知識,就好像伊隆·麥斯克,他學習了製造火箭的知識,就創造了可回收火箭技術一樣。

閱讀是知識的槓桿
槓桿人脈
我發現很多人都誤會了人脈的定義,人脈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,而是有多少人認識你,你可以為多少人帶來價值,帶來多大的價值,就代表你人脈有多大。當你幫助過其他人,為其他人帶來價值,他在他自己的人脈面前提起你時,他就將他自己的人脈,變成你的人脈,你為一個人帶來的價值而令到很多人認同你、認知你,這就是人脈的槓桿。而曾經獲得你的價值的人,就是你人脈的支點。簡單來說,槓桿人脈就是為自己創造口碑、建立個人品牌。
在香港,我覺得其中一個建立個人品牌最成功的例子,就是李根興,他很成功地建立了一個
商鋪投資專家的個人品牌,他提供價值的對象,本來只是商鋪投資者,但不斷地一傳十 十傳百之後,就算你不是商鋪投資者,你都會聽聞過李根興這個名字,這種就是人脈的槓桿。

建立個人品牌, 能槓桿人脈
槓桿時間
如果一個小時只做一件事,和一個小時做兩件事,你的產能就提升了一倍,所以應該盡可能
令自己可以在同一時間,做多於一件事,例如坐車時看書,那麼你同一份時間,就同時間做了前往目的地,以及看書學習兩件事,又例如在跑步機跑步時,可以開著手機上網課,那麼你同一時間在跑步,也在上課學習中,這一種是基本程度的時間槓桿,但是切記兩件事的性質,不可以相同,例如一邊開會、一邊回覆信息,這樣反而會減低你工作的效率。
另一種層次的時間槓桿,我會稱它為「一雞幾味」作用,「一雞幾味」的意思,就是一隻雞可以做幾道菜,蔡瀾曾說過「廣東人做雞有特別多的方法」。
當我們想槓桿時間,就要想想我們的時間,可不可以做到「一雞幾味」的方式,就是付出一次的時間,可以有多次的收穫,如果可以就代表你可以槓桿時間,獲得效益的最大化。
例如現在大家正在觀看的YouTube,對於我來說是有「一雞幾味」的作用,當我製作YouTube影片時,我要有一篇講稿,讓我在錄影時,對著文稿說話,而這篇講稿亦會變成網誌,在我的網站發表,一方面維持著網站的更新,另一方面亦有助優化SEO,這是第一味。
另外我會用YouTube影片賣廣告,維持廣告的新鮮感,避免廣告疲勞,這個是第二味。
而當有學生問問題時,如果是一些我在YouTube講過的知識,我會直接傳送影片給他看,節省了我講解的時間,這是第三味。
而當這位學生看了我的影片,YouTube會推薦我其他的影片給他看,帶動我其他影片的流量,這就是第四味。
YouTube就是我時間槓桿的支點,製作一條YouTube影片,可以為我帶來很多收穫,就是我花在製作YouTube影片的時間的槓桿能力很高,所以我一直都堅持去製作影片。

YouTube 是我槓桿時間的支點
總結一下,槓桿思維令我們做事事半功倍,所以如果我們想取得更加成功的人生,就要多點留意和發掘,你身邊有什麼槓桿,有什麼支點可以利用。
按此訂閱我的文章
—————-
營銷+推銷顧問服務
立即點擊這裡👈
【免費】60分鐘廣告文案課程
30秒快速Facebook 報名
立即點擊這裡👈
【免費】90分鐘銷售技巧課程
30秒快速Facebook 報名
立即點擊這裡👈
0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