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大家會同意,說話是一種藝術。為什麼是藝術呢?因為同一個人同一件事,用不同的方法去講,會得出不同的結果。例如當你講說一個女大學生,夜晚去酒吧兼職做推廣員,其他人聽到便會覺得,大學生不用做這些工作。但如果你轉一個方法去講,說一個夜晚在酒吧做推廣員的少女,早上一早起身去大學上課,其他人聽到就會覺得,這個少女很有上進心。但明明是同一件事同一個人來的,只改變說話的方式,結果就完全不同!所以「說話真是一種藝術」!!!
而銷售的過程之中,也離不開說話。有些說話直接講和有技巧地講,可能會令一個客人,由不成交變為成交。今集節目我會和大家分享三種,銷售時的語言藝術。如果你也想知道的話,就要完整觀看這集節目。

無論你是做銷售員還是客人,你也一定被問過一條問題,就是:「你有多少預算?」。對於銷售人員的角度來說,這個問題是非常合理的。因為我要知道你有多少預算,我才知道有什麼適合你的,對嗎?但是在於客戶的角度,這條問題有時也難回答。因為回答多可能未必有,回答小又怕俾人小看,結果可能客戶未必會如實回答你,你便不能掌握客戶的真正狀況。
我們可以嘗試將這句說話改一改,令客戶更加容易回答。我們可以問:「哪一個是令你舒服的價位呢?」有沒有留意兩條問題的分別?第一個問題關心的是你有多少錢;第二個問題關心的是你的感受。請問正在看節目的你,你喜歡別人關心你有多少錢,還是喜歡關心你的感受多些呢?相信一定是後者。你這樣發問,客戶會比較願意坦誠地回答你。

另一個做銷售時想知道的事情,就是眼前這個人是否決策者。尤其是一些B2B的銷售上,可以和決策者直接討論當然是事半功倍。問題是,你沒有理由直接問對方,你是否是決策者?這樣問很有冒犯性,所以我們要用語言藝術,轉另一個角度去發問。
例如我們可以問,這件事你會參考什麼人的意見呢?又或者你們做決策的時候,有什麼人會參與呢等等。在他的答案之中,你就會知道她在這件事上是否是決策者,或者他對決策者的影響力有多少。但注意這條問題在B2C銷售上,基本上是不需要發問。因為如果你面對的是消費者,多數情況你可以假設對方已經是決策者。

在講第三個銷售的語言藝術之前,先講一個大家經常會講的詞語。而這個詞語會不知不覺間摧毁了銷售,令一位客戶由明明很想購買,變成不想購買。這個詞語就是「但是」,假設一位客戶對你的產品很有興趣,然後你告訴他,這件產品很多人喜歡,但是現在沒有存貨。客戶聽完這番說話之後,購買熱情立即冷卻。原因是,但是這個詞後面接着通常都是壞消息,聽完壞消息購買的情緒自然會降溫。如果不想出現這種狀況,我們又如何處理呢?
我們應該用另一個詞語去代替但是,我們應該用「只要」。套用在剛剛的說話,正確的講法應該是:「這個款式很多人喜歡,只要你願意等一個星期,你也可以擁有。」只要這個詞語給人的感覺是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,離你達成目標只有一步之遙。這句說話講出來的時候,感覺是很積極很正面的,而不是要打擊他的購買意欲。所以大家記得要用「只要」去代替「但是」!

如果你認為今日分享的,三個銷售語言藝術,對你有幫助的話,歡迎你留言讚好這條影片。
如果你想深入學習銷售技巧,亦都可以點擊影片資訊欄中的連結,我有些課程讓大家學習!
我們下次再見!
【WhatsApp 訊息銷售實戰課】 立即點擊報名👇
【香港人抖音經營全攻略】免費網上課程 立即點擊報名👇
【獲取源源不絕陌生客源】20分鐘教學👇
【成為月入6位數Top Sales】免費網上課程 立即點擊報名👇
0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