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人每天忙著賺錢,生活非常匆忙,上班忙着開會、會客、做文書工作,下班後可能還要應酬客戶,或是回覆客戶或上司的訊息,這種忙碌的生活雖然疲累,但某些程度上亦帶給我們安全感。
因為我們覺得自己的時間過得很充實、很有意義,覺得自己每一刻都在為將來打拼,但當經歷了一段時間後,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水平沒有很大改善,但是我明明很勤力,過得很充實,本篇會探討勤力的陷阱,看過本篇後,你會發覺勤力不一定有用,因為有件事情比勤力更重要。
一台新推出的電腦,它的性能很好,可以處理很多工作,但過幾年你會發現它的性能開始下降,要更新它的硬件軟件,因為舊有的性能,已經不足以處理今日的問題、今天的工作,將這個觀念套用在人身上,我們今天很勤力地處理每日日常的工作,但是我們有沒有為自己增值?
令自己的知識、技術、甚至是思維成長呢?
如果一個人沒有推動自己成長,即使他勞勞碌碌工作二十年,他都不能夠說自己擁有二十年經驗,他只是將同一個經驗反覆地用了二十年,好比你將一部電腦用了二十年一樣。

勤力賺錢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觀,意指通過勤力工作和投入時間、精力去賺取金錢。
這種觀念強調了自律、積極進取和對成功的渴望,認為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,才能實現財富積累和人生目標。
勤力賺錢既可以指向謀求一份高薪工作,也可以涉及創業、投資等多方面。
在這個過程中,人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,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,並克服各種挑戰,最終實現財富自由和生活品質的提升。
勤力的陷阱
勤力的陷阱就是,我們每天都很勤力得工作,勤力到連看書、上課 、認識一個可以幫你擴闊視野的朋友的時間也沒有,我們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東西,但是生活卻沒有改善過,這個陷阱會令我們死得不明不白,非常可悲。
既然推動自己成長,是那麼重要的事,為什麼我們會忽略了它呢?
第一個原因,忙是一件令人非常自我感覺良好的事。
從小到大,我們都被灌輸要欣賞勤力的人,例如我們都聽過鐵柱磨針的故事,一位老婆婆好勤力,每天將一支鐵柱磨成繡花針,她的努力很值得我們學習和欣賞,但從來沒有人問過老婆婆,為什麼不僱用一個人來幫你去做?
又或者為什麼不購買一些精良的設備,去提升產能呢?
我們將重點放在因為她很努力,所以值得欣賞,久而久之這種觀念就植根在我們腦海內,所以雖然我們每天營營役役好像很辛苦,但某程度上也為自己達成了勤力的個人形象。

跟朋友聊天時經常都會問 「你最近忙嗎?」,如果對方回答忙,近來在忙這個計劃那個計劃,你會覺得這個人很有上進心,因為他很努力很忙,對嗎?
但是如果對方回答你,最近我都在上課 ,到處認識不同的朋友,你會感覺這個人有點不務正業,對嗎?
之所以人會墮入勤力的陷阱,是因為我們對忙碌,有一種自我良好的感覺。
墮入勤力的陷阱第二個原因是,多數人都專注在一些能夠即時獲得價值的事上。
很多時我們會用回報去判斷,自己值不值得去做一件事,而且回報還會有時間性的,越快越好,例如上班有薪金所以上班,會客如果成交有佣金,所以會客,這些行動的收穫時間是比較快的,所以我們會很願意去花時間去做。
但是做一些和個人成長有關的事,例如最簡單閱讀,就算你看了一本很精彩的書,短時間之內你不會發現有什麼價值,所以我們會給自己很多藉口不去成長,例如沒時間、累、沒用等等,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看得太短線,沒有從長遠的角度去思考。第三個原因,很多人覺得成長是沒有逼切性的
你今天不去推動自己成長,不去學習新知識、新技術,對你明天的生活是沒有影響的,甚至一年後的生活也沒有什麼影響,成長就是 important but not urgent,重要但不緊急的事,所以有些人就算明明知道自己需要成長,他都將這件事情放在後面,先處理一些有急切性的事,有時間才慢慢思考如何成長,但其實成長應該是最優先處理的事。
我每個星期都會安排自己一些固定的時間去閱讀,或者上網課,吸收新的知識,就算不是新的知識,都可以了解一下不同人,對於同一件事的觀點或演繹是怎樣的,從而擴闊視野,謹記成長不是有空才去做,是要故意去安排時間去做的。

總結本篇,勤力的陷阱就是因為忙於處理日常工作,令自己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成長,如果你不想墮入這個陷阱,就要為自己安排一下成長的計劃。
—————-
營銷+推銷顧問服務
立即點擊這裡👈
【免費】60分鐘廣告文案課程
30秒快速Facebook 報名
立即點擊這裡👈
【免費】90分鐘銷售技巧課程
30秒快速Facebook 報名
立即點擊這裡👈
0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