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香港每位小朋友都可享十二年的免費教育,由小學至中六讀書都是免費的,所以任何人都認為,上學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,但我們又有沒有認真想過,到底為何要上學?上學真正學習的是什麼?本篇會為大家提供一個全新的角度,去理解為何要上學。

真正目的是要學習思考
當被問到為何要上學,大部份人的回答,是因為要學習新知識,要學習紀律,要學習群體生活,這些都是正確的,但不是最終目的,上學甚至乎教育,真正目的是要學習思考,令自己成為一個具備思考能力的人,所有的學問其實都是訓練思考的,例如學語言,表面上我們在學文字、文法,但真正在訓練的,是我們表達及理解的能力,學習數理,表面上在學計算、公式,但真正的是在訓練我們邏輯及分析能力,學習藝術,表面上在學技巧,真正訓練的是創意,所以大家要謹記一點,真正的教育,學問只是過程,真正的目的是要激活腦袋思考。
學校的教育多數都是告訴你What 與 How
香港的教育被稱為填鴨式教育,是因為香港的學生都習慣了知識的餵飼,久而久之腦袋便失去了思考的功能,學校的教育多數都是告訴你What 與 How,即是要做什麼及怎樣做,例如要背多少個詞彙,怎樣操練試題在考試裏取得高分,這些是將人腦當電腦的訓練方法,但你深入地想想,無論人腦怎樣訓練,在記憶與程序上,是永遠比不上電腦的,要獲得真正的思考力,你就要跳出一般的教育框架,你要習慣思考「Why」,要懂得問「為何」,電腦是不懂得問為何的,你輸入它便執行,這就是人腦和電腦的分別。
根據英國的一項調查,一個四歲的小朋友,一日會問成人73次為何,最常問到的問題有「為何天空是藍色的?」、「為何魚可以在水裏呼吸?」等等,小孩的內心對世界充滿好奇,而且更重要的是,他們對世上所有事物都沒有前設,在小孩的世界是沒有理所當然的事情,所以每件事他們都想知道「為何」會發生,或是為何會「這樣」發生。
但當長大後,一方面我們失去了好奇心,另一方面我們經歷了教育制度的洗禮,我們只是着重 「What」和「How」,而當大部份人都是這樣時,我們便更不關心「Why」了,又或是我們的「Why」,是他人賦予給我們,不是自己找出來,例如為何要結婚?
因為父母催婚,為何要買房子?因為人人都買,當你不懂得問「為何」,你的思想就很容易被支配,而事實上,我們這個社會,是很希望我們成為一個不懂得問「為何」的人,因為若每個人都像電腦一樣,我要你做什麼便做什麼,不要問為什麼,這便是很優秀的勞動階層,而且只要給予這些勞動階層,一個足夠溫飽,卻不工作便沒飯吃的報酬,就足以令他停留在這個狀態。
報酬太少不行,因為他會覺得太少,他會覺得不足夠便會開始問「為何」,「為何我這麼辛苦?」、「為何我不可以要多一點報酬」等等,太多又不可以,太多他可以不用持續性勞動,多出來的時間他又會開始思考「為何」,當你開始懂得問「為何」,你便知道自己做一件事情的原因,你的人生便開始有點意義了。
但留意意義也有高低之分,如果你問一個人為何要上班,他回答你是為賺錢的話,這個都可以算是原因,但是你不會覺得一個為錢而工作的人,他的人生很有意義,因為人真正的滿足感不是來自物質,是來自精神。C朗拿度踢足球是否為了金錢?一定不是,是因為他對勝利的渴望、對卓越的追求,這些精神層面的滿足感,一直推動着他,金錢只不過是,他實現了這些滿足感所帶來的回報。
所以無論你是成年人,還是在學中的朋友,讀完本篇後,謹記多點問自己「為何」要做一件事情,多點開動腦筋,找到每件事情背後為你帶來的滿足感,這樣你就可以過上一個更有意義的人生。
為什麼要上學?傳統觀念中,上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習新知識、培養紀律和群體生活等。然而,真正的目的是要學習思考。學校的教育多數告訴你做什麼和如何做,但真正重要的是培養思考能力。上學是為了激活腦袋思考,學習解決問題、分析和邏輯思維。這樣的思考能力是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寶貴的,它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世界、做出明智的決策並迎接未來的挑戰。因此,上學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培養思考能力,這將讓我們過上更有意義和豐富的人生。
按此訂閱我的文章
—————-
營銷+推銷顧問服務
立即點擊這裡👈
【免費】60分鐘廣告文案課程
30秒快速Facebook 報名
立即點擊這裡👈
【免費】90分鐘銷售技巧課程
30秒快速Facebook 報名
立即點擊這裡👈
#上學的意義 #上學的目的
0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