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想跟大家分享一個,和銷售沒有太大關係的話題。近來名媛蔡天鳳一宗很不幸的事件,大家都很關注。除了關於一些案情重點之外,另外一個大家討論的重點,就是小恩養貴人、大恩養仇人。這種中國傳統智慧,似乎在蔡天鳳事件上面應驗了,為什麼大恩會養仇人呢?我想借本期節目發表我的見解。本期節目的內容,完全沒有任何學術和理論的支援,只是屬於我個人見解,你是否同意也不要緊。如果是理性討論的話,歡迎你留言跟我交流。

我認為大恩養仇人的仇,是分兩種的。
第一種仇 :是接受恩惠的人
對這些恩惠視爲必然,視爲倚賴,他只能依靠你的恩惠而生存;而如果有一天你減少,甚至收回這些恩惠,就等如奪取他的性命。因此有很多人認為,蔡天鳳遇害的原因,就是和她幫助別人太多,幫助太盡有關的。這種現象在職場也不少見,一個上司幫下屬做很多事,下屬當然很舒服; 但上司有一天發現,自己不可以繼續下去,將工作分配給下屬,下屬便會埋怨上司不再幫助他,所以幫助別人本身是一門學問。
有一句說話 :「幫困不幫懶,救急不救窮」。困即是困難,急即是危急,這些都是短暫性出現的現象。例如突然因為疫情要停工,沒有收入; 又或者突然有急病要入醫院,所以需要一些資金周轉。這些都是突發性、短暫性的,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,適度幫助這些人,這些幫助亦都屬於小恩。因為是一次性的,你幫助完他,他會記得、他會感恩。
但懶和窮,是不可以幫助的,因為這些是長期問題。懶是一種本質,他不會因為其他人,幫助完他之後變得勤力。為什麼窮也不能幫助?剛剛我們說別人沒有錢的時候,需要幫助一下;這裏所指的窮,根據我的理解不是財政上的窮人,而是思想上貧窮的人。例如優柔寡斷、 好逸惡勞、三分鐘熱度等等⋯⋯這些都是人本質上的問題,你越幫助他對你的依賴越大,將來演變成的仇恨越深。所以大家不要因為表面看到很慘,就同情心泛濫要去幫助其他人。

分享多一句很難聽,但很真實的說話: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」。出自魯迅的,一個乞丐行乞,你看到他沒有飯吃、沒有衣服穿、沒有屋居住,覺得他很可憐;但你沒有看到,他淪落到這個階段的原因。所以幫助別人之前,真的要先看清楚這個人的本質。
大恩養仇人。
第二種仇,這種仇是比較尷尬
那不是憎恨的仇,而是無法面對施恩者的仇。和第一種仇是另一個極端,接受恩惠的人很優秀、很傑出,結果創出了很大的成就,甚至乎完全超越當日他的施恩者。他們兩個人是否有足夠的胸襟,去面對這種已經完全改變了的關係?這種仇見於很多師徒關係,徒弟拜師的時候一無所有,師傅教完徒弟,結果徒弟飛黃騰達。徒弟會覺得成功是因為自己的實力,還是會感恩師父當日的提攜?師傅又會否因為徒弟成功,而經常告訴別人某某某是我教出來的?沒有我何來有今天?還是懂得功成身退呢?
很多師徒反目,除了利益因素,還有就是師傅的恩太大。大得還不了、面對不了,所以便直接不去面對。結果成為了仇人。其中一個我覺得典型的例子,就是吳宗憲和周杰倫的關係。詳細我不在這裏討論,有興趣自己網上找新聞。

最後我想總結一句:人真的不要嘗試考驗人性,人性就是自利的,都是首先為自己着想的。當你嘗試考驗人性,即是想考驗人會否首先為你着想,當利益程度不大的時候,是有機會的。但當利益越大,我對人性是越趨向悲觀的。
每期影片我都會,呼籲大家留言讚好分享,原因是想爭取多一點流量。但本期節目,我真的覺得值得大家分享出去。
小則可以幫助大家減少金錢的損失,大則可能會幫你,避開一些生命的危機。

大恩養仇人是一種常見現象,指的是給予他人大量恩惠卻反而遭到對方仇恨或背叛的情況。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的仇恨源泉。第一種是接受恩惠的人感覺到依賴,視之為必然,當你減少或收回恩惠時,他們會感到被奪取生存的機會,產生仇恨。第二種是施恩者的仇恨,當接受恩惠的人因自身成就超越施恩者,施恩者無法面對他們的成功,產生無法平衡的關係。這種情況在師徒關係中很常見。因此,施恩時應適度,避免過度的恩惠,同時要理解人性的自利本質,不要考驗人性和過度依賴他人的恩惠。
希望對大家有幫助,我們下次再見!
【WhatsApp 訊息銷售實戰課】 立即點擊報名👇
【香港人抖音經營全攻略】免費網上課程 立即點擊報名👇
【獲取源源不絕陌生客源】20分鐘教學👇
【成為月入6位數Top Sales】免費網上課程 立即點擊報名👇
0 評論